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在接受重慶商報—上游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應適度降低光伏產業稅費負擔,并引導光伏扶貧項目應適度集中化、規模化發展,以光伏、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為主力,贏得“空氣、環境和生態脫貧”的攻堅戰。
發展光伏產業助力“生態脫貧”
在劉漢元看來,中國逐漸從制造業大國轉變為制造業強國,從世界工廠轉變為世界研發基地,從中國制造轉變為中國智造,人民物質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改善和提高,實現了由貧窮到溫飽再到整體小康的跨越式轉變。
他說,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和環境可持續協調發展,我國上下迫切需要且完全有能力像今日的扶貧攻堅那樣,用5~10年時間再一次實現空氣、環境和生態的徹底“脫貧”。
“在這場‘空氣、環境和生態脫貧’的攻堅戰中,發展以光伏、風能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正是贏得戰役的主力軍。”劉漢元說,以光伏為例,作為目前人類可使用的能源中一次轉化效率最高,并且使用最簡單、最可靠、最經濟的可再生能源,光伏具備十分獨特的優勢,是當前及未來新能源發展的主要選擇。
在劉漢元看來。作為集綠色扶貧、造血扶貧、產業扶貧為一體的高效精準扶貧模式,光伏扶貧不僅讓貧困戶年年有經濟來源,還能解決未來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期的經濟發展問題,走出了一條產業扶貧、生態發展扶貧和清潔能源建設扶貧的嶄新路子,從根本上破解了長期困擾我國絕對貧困地區“久扶仍難脫貧”、“今年脫貧明年又返貧”等問題。
產業分布零散實施成本高
“但當前我國光伏扶貧項目存在較為零星、分散的問題,導致實施過程當中成本居高不下,運維管理過程中相對困難。”劉漢元說,我國的光伏扶貧項目建設,普遍存在重前端建設,輕后期運維,甚至運維缺位的問題。
針對光伏扶貧項目,地方政策往往更注重建設資金層面,對前端建設、補貼都有相關說明,但對后期運維團隊、運維資金來源等鮮有顧及。光伏組件施工安裝導致光伏組件隱裂問題發電低等問題。
再加上光伏電站運維市場本身也存在行業標準缺失、準入門檻模糊、人員資質參差不齊、低價競爭等諸多問題,扶貧電站的后期運維不容樂觀。
“光伏扶貧資金不足、融資難問題依然突出。”劉漢元說,一方面,現有的國家扶貧基金已經形成固定項目,想從既有項目手中騰挪資金劃給新項目,幾乎無法執行;另一方面,根據相關政策,建設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政府應嚴格按照投資入股,按股分成的方式開展電站建設,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集中式扶貧電站投資成本全部由企業負擔,將光伏扶貧工作的資金壓力全部轉嫁給了企業,增大了企業的資金負擔。
此外,由于各類稅費成本居高不下,已影響了光伏產業健康發展,影響其比較優勢形成,導致光伏產業需要補貼才能發展。
提高集中度推動光伏市場化發展
“近十年來,中國光伏產業實現了從一路追趕、齊頭并進到全面超越,在技術、規模、成本上已全球領先,已經牢牢執住產業牛耳。”
光伏電站安裝前的電池組件一般需要兩個流程的el檢測檢查
吉勢el檢測就相當于光伏組件X片測試光伏下鄉扶貧不能讓問題光伏組件給老百姓打臉呀! 吉勢el檢測隱裂問題,發現部分組件有隱裂問題導致發電不正常。到底光伏隱裂是什么鬼呢?
吉勢el檢測是光伏電池組件出廠前檢測,目前光伏組件產線基本在裝框后都有一次組件EL檢測,此檢測過程使用線上全自動EL檢測儀進行測試,直接與流水線對接進行全檢,以確保組件完好沒有任何內部隱裂,或真的其不同內部缺陷情況進行等級劃分再發送給電站。此過程中的組件質檢全部由組件廠商負責,其必須要有電性能跟EL的全部檢測報告。吉勢便攜式El檢測儀施工安裝后作為第三方檢測。
“近十年來,光伏發電成本已下降了90%,全面實現平價上網的曙光已經出現,補貼并不會無限擴大。”劉漢元建議,應讓光伏產業在市場化機制下發展,摒棄用指標壓制發展規模的管理思路,全面清理并減免光伏行業的相關稅費,通過市場化機制或者政策性措施解決光伏補貼資金問題。
劉漢元建議,應大力發展適度集中化、規模化的村級扶貧電站,加強對光伏扶貧項目建設質量的把控,強化光伏扶貧電站的運維管理,保障貧困戶收益;并加強對光伏扶貧的金融支持力度,及時到位政府應承擔的項目建設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