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前期的技術積淀和產業布局,華工科技(000988)今年的業績實現了較好增長。三季報數據顯示,今年1-9月,華工科技實現凈利潤1.68億元,同比增長超五成,公司預計今年第四季度相較去年同期也將實現較好增長。
分析業績增長的主因,華工科技董事、董秘劉含樹今日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公司激光裝備以及光通訊器件產品銷售規模及利潤較去年同期有大幅增長。正在舉行的第十三屆“中國光谷”光電子博覽會上,華工科技還展出了公司已實現小規模銷售的100G高端光模塊產品。
事實上,除激光先進裝備、光通信器件、激光全息防偽、傳感器、信息追溯等核心業務外,華工科技積極發展智能制造、物聯科技兩大方向;同時,公司正在將業務版圖拓展至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領域,并將在未來幾年重點發展汽車行業整體解決方案。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了解到,由華工科技聯合華中科技大學以及神龍、通用等多家下游車企單位共同自主研發的“汽車制造中的高質高效激光焊接、切割關鍵工藝及成套裝備”項目,獲得2016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為公司大力拓展汽車領域提供了技術支撐。
實際應用方面,今年1月,華工科技開始為全球最大的鋼廠安賽樂-米塔爾提供汽車用的鋼板焊接拼焊系統;今年4月,公司又與廣州本田達成合作協議,據華工科技介紹,這也是日系車首次采用激光焊接技術進行生產線制造。
由于激光拼焊技術、車身鋁合金材料激光焊接技術等先進加工制造工藝,是汽車輕量化的關鍵因素之一,華工科技也在積極布局對輕量化要求更高的新能源汽車,為行業提供系列解決方案。此外,以傳感器為主營業務的華工科技子公司華工高理,還先后與韓國、日本最大的汽車零部件制造商佑理公司、Calsonic Kansei 簽約合作,共同開發全球新能源市場。
“我們看到,汽車領域這塊門檻很高,而一旦進入了這一市場并且能夠保持技術的穩定性,將會產生較好的規模保有量。”劉含樹介紹說,在汽車領域,華工科技這幾年從技術、市場等各個方面積累了較好的發展基礎,“下一步,公司將在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領域會有更大的發展,這是我們重點關注和布局的一個產業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