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國家推動轉向市場驅動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在全球范圍內都備受追捧,據統計,全球新能源乘用車2016年12月的銷量首次突破10萬輛,同比增長20%,而全年累計銷售則達到77.4萬輛,較2015年增長40%。
截至目前,我國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已經超過100萬輛,占全球市場保有量的50%以上。根據乘聯會發布的數據,2016年1-12月,我國新能源乘用車總體銷量已達32萬輛,同比增長84%。
然而這種高速增長的形式在國家提出補貼退坡之后,形勢一落千丈,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1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銷量為5423輛,環比暴跌87%,同比下跌61%。
從前政府的高額補貼讓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但也形成了對政策高度依賴,如今潮水退去,因此需要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在同一起跑線上,純粹靠市場驅動,靠整車品質來贏得消費者。

電池技術是規模化發展的保障
作為新能源行業核心零部件,動力電池的發展也存在問題。盡管目前電池價格在不斷下降,然而并為能夠達到消費者滿意的水準。通過電池材料的優化和技術的提升,長壽命、高安全、大功率的電池,是未來電池企業的重點研發方向。
技術標準化是規模化基礎
在國家補貼退場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之家的競爭就回歸到了市場,回歸到了技術層面的競爭,而但相關技術一直沒能標準化,在新形勢下嚴重滯后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易事特全資子公司中能易電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梁云龍表示,未來隨著新技術、新模式不斷涌現成,成熟技術的標準化是推進當前電動汽車規模化發展的基礎。
按照國家規劃,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標準體系將會完善,基本滿足大規模產業化和商業化運行以及政府管理需要,進一步提升主導和參與新能源汽車領域國際標準的水平。
然而我國至今還沒有出臺有關新能源汽車的各項國家標準,只有在2015年底的時候,國家發布了新修訂的電動汽車充電接口及通信協議5項國家標準充電樁,將充電樁的接口統一,但關于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技術方面的標準依然沒有統一。
充電技術是規模化發展關鍵
同時,在技術層面上說,如今新能源汽車在整車集成技術、控制系統軟件技術、控制系統硬件技術、電機驅動技術、動力電池本體技術、增程器技術、充電站關鍵技術等方面都有待改善,其中充電技術關乎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能力與充電基礎設施的建造,這方面的技術提升是當務之急。
梁云龍指出,當前充電方式分為傳導式、感應式、電池換電三種,這三種技術各有優劣,而未來智能化的大功率充電機能夠應用到充電樁、新能源汽車中,能夠有效提高充電效率,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2017年3月31日,梁云龍將出席在廣州增城恒大酒店舉辦“2017(華南區)新能源汽車暨汽車充電裝置核心技術研討會”,并發表《充電設施現狀和充電設施發展趨勢》的演講,將重點介紹目前中國充電樁設施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并介紹智能充電樁的技術趨勢。
作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能源網系統集成解決方案優秀上市公司,易事特集團一直致力于智能微電網(含電力軌道交通、新能源車及充電樁)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現已發展成為行業領域的龍頭企業,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擁有全資或控股子公司近80家,產業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新能源汽車技術方面有著相關的技術團隊。
梁云龍現任易事特全資子公司中能易電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負責充電樁、充電運營監控平臺開發建設工作。他多年來一直從事電力電源行業,曾負責和參與深圳東部電廠、沙角B電廠、內蒙古托克托電廠、惠州抽水蓄能電廠等大型電廠項目,以及北京地鐵、深圳地鐵電源項目、廣州科學城充電樁、廣州白云體育館充電樁等多個國家大型項目,所有負責的項目均申請多項發明專利,在新能源充電設施技術方面有著深厚的技術經驗。
據主辦方介紹,除了關于充電技術方面的專題演講,“2017(華南區)新能源汽車暨汽車充電裝置核心技術研討會”還將分別圍繞新能源汽車主控技術方案、電路保護、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安全設計與測試、車載電源解決方案、汽車動力總成系統方案、電池管理系統(BMS)技術方案、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景分析等話題展開討論,屆時將邀請來自半導體、互聯網、電子元器件行業的廠商高層、專家以及分析機構嘉賓進行演講與交流,并為汽車行業帶來豐富的最新產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