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上午,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動員會,省委書記李強就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此次環保專項行動進行全面動員。市委書記陸志鵬在南通分會場作交流發言。市委副書記、市長韓立明就南通貫徹落實進行具體部署。
陸志鵬在發言中表示,今年以來,南通生態環境質量總體穩中有升,但化工等重點行業、沿江等重點區域、入江入海河流、畜禽養殖等污染形勢仍然嚴峻,尤其是水污染較為突出。我市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大力開展“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圍繞長江生態保護、入江入海河流治理、化工行業整治等重點,鐵腕“亮劍”,重拳整治,確保中央環保督察交辦事項不折不扣整改到位,確保突出環境問題得到有效整治,著力打造江海清水走廊。通過每年解決一批重點環境突出問題,步步為營,久久為功,推動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為建設環境美的新江蘇作出應有貢獻!
突出長江生態保護,提升沿江發展質態。
我市98%的人口飲用長江水,我市將切實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以最嚴格的環境保護措施,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一是優格局。堅持陸海統籌、江海聯動,優化沿江生態、產業和城鎮布局,推動適宜到沿海發展的產業從沿江轉向沿海。整合沿江沿海岸線資源,提高生態和生活岸線占比。
二是守紅線。嚴守生態紅線、總量紅線、準入紅線,確保沿江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
三是治污染。開展港口碼頭污染防治專項整治,在飲用水源地內停止接卸危險化學品集裝箱、停止作業硫磺等散貨。嚴禁在長江干線1公里范圍內新建危化品碼頭。
四是重融合。加大生態接軌上海力度,把南通相關鎮納入崇明世界級生態島規劃建設范圍,使南通成為上海的生態“北大門”。
突出入江入海河流治理,改善流域環境質量。
我市地表水達標率不高,還存在部分黑臭河道。為此,我市將大力實施南通“水十條”,加強對長江、通榆河等重點流域生態系統修復和環境綜合治理,到2020年,全市地表水市控以上斷面、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均超過70%,基本消除劣五類水體。
突出化工行業清理整頓,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我市現有化工園區6個,化工企業619家。對此,我們將集中開展清理整頓。
一是優化產業布局。禁止新建化工園區,禁止化工園區外新建和擴建化工項目。
二是推動入園進區。到2020年,全市化工企業入園率達到55%以上。嚴格落實環境防護距離,大力建設生態園區。三是減少落后產能。擴大化工產業準入負面清單,2018年前淘汰生產工藝、技術裝備落后、達不到安全和環保要求的化工企業。對處在人口密集區、安全環保敏感區域,以及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化工企業,堅決關停并轉。同時統籌推進鋼絲繩、印染等重點行業的整治,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構建“3+3+N”先進制造業體系。
“兩減六治三提升”是我省貫徹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部署、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專項行動。“兩減”指的是減煤炭消費總量、減落后化工產能。“六治”指的是治太湖、治垃圾、治黑臭河道、治畜禽養殖污染、治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治環境隱患。“三提升”指的是提升生態保護水平、提升執法監管水平、提升環境監測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