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我國各類新能源汽車(愛基,凈值,資訊)總銷售量已經達到78.6萬輛,遠遠超越美國。同時,一批優秀的新能源企業涌現出來。動力電池等相關產業亦獲得較快發展。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我國新能源(行情600617,買入)汽車產業已進入快速發展期。充電難題、產業鏈發展等仍需努力。
這就要求政策與時俱進,適當做出調整。能夠從培育期,政府的支持作為動力,到快速成長期,市場作為主要的動力,以加快新能汽車產業的發展進程。
2016第三屆中國新能源汽車消費論壇現場
政策推動之下,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并在去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銷售新能源汽車最多的國家。然而,今年,一場“騙補”風波讓人們不禁思考,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究竟發展如何,存在怎樣的問題,未來又應當怎樣繼續推動?
在昨日(12月4日)舉辦的,“2016第三屆中國新能源汽車消費論壇”上,來自新能源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界人士濟濟一堂,共商新能源發展議題。
國家科技部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特聘專家王秉剛致辭
遠超美國 新能源汽車產業獲突破
國家科技部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特聘專家王秉剛表示,據中汽協數據統計,截至目前,我國各類新能源汽車總銷售量已經達到78.6萬輛,今年1-10月份銷售33.4萬輛,遠遠超越美國。
同時,一批優秀的新能源企業涌現出來。從全球銷量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比亞迪(行情002594,買入)已排至第一位,北汽、江鈴、上汽、奇瑞、吉利亦是榜上有名。
2014年-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數量在5000輛以上的城市已達22個。其中,純電動以及插電式乘用車已成為產品主體,分別占到了44%、16%。同時,也應看到,商用車已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構成。
目前,新能源汽車在各領域應用廣泛,包括公共、及私人領域均獲得較大突破。“公共領域仍然是我們新能源汽車一個重要的突破口,我們客車的技術水平這幾年有了非常大得提高。混合動力現在達到了國際上領先的水平,12米客車的客車油耗可以達到20升”,王秉剛介紹到,“同時,動力電池也是這幾年發展非常快的一個產業。”
政策仍為主要動力 還未進入快速發展期
那么,這是否說明,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進入到了快速發展期?
王秉剛認為,任何一個新興產業(愛基,凈值,資訊)都要經歷醞釀期、導入期、快速發展期和成熟期四個階段。理性地說,目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還沒有到快速發展期。
進入快速發展期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一是產品性價比基本達到和傳統汽車競爭的水平。當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初步完善,但充電難問題得到基本解決還未達到。另外,建成較完善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鏈,也還需努力。
二是,政策作為主要動力轉變為市場為主要動力。王秉剛認為,未來,購車補貼應該退出,代替以環境、能源因素的常態鼓勵政策,并實現私人購買為主。“2016-2020年這五年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導入期和培育期的關鍵時期,政府和企業仍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王秉剛表示。
王秉剛說道,通過目前的實踐及取得的成績來看,未來,新能源汽車成為以市場為主要動力是可以做到的。2020年能量型電池有可能達到每公斤300瓦時水平,能夠支持300公里以上的續航里程。加上一定的快充性能,電動汽車的里程憂慮將基本上不存在。隨著電池大批量生產,成本會大幅度下降,電動汽車的綜合經濟性將逐步接近甚至優于燃油車。
與時俱進調政策 加快推動市場動力
對于王秉剛的觀點,前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司長張相木表示贊同。在張相木看來,把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愛基,凈值,資訊)的一個主攻方向,是正確無疑的。除去借此實現中國汽車產業彎道超車的因素外,還有一個因素,即新能源汽車可能是今后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的一個基礎。“如果沒有推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隨著汽車產業全球性變革的發展,中國恐怕還要被落下。”
此外,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還有很多,依然任重道遠。包括安全、基礎設施、成本等等問題。總的來說,用戶體驗和傳統汽車還沒法比。
前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司長張相木致辭
“未來,抓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新能源汽車整車品質的提升。這個要作為一個牽引,來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張相木表示,“再一個就是以動力電池為代表的關鍵零部件的發展,這個是基礎。新能源汽車到底能走多遠還是靠電池等關鍵零部件。”
對于政策,張相木談到,“正因為目前新能源汽車仍處在培育期,政策的支持還不能放掉。但是一個產業要能夠真正做起來,完全靠補貼、靠國家政策是不可以的,所以我們今后可能政策要與時俱進,要作一些調整。主要的還是能夠從培育期,政府的支持作為動力,到快速成長期,市場作為主要的動力,來加快這個過渡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