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旅游局發布的“十一”黃金周旅游“紅黑榜”上,崀山喜登“紅榜”,并獲評“全國廁所革命最佳景區”。
崀山景區的廁所,為何能成全國最佳?記者在新寧縣了解到,圍繞我省“北有張家界,南有崀山”的旅游發展新格局,該縣高起點規劃、建設旅游設施。提出“以游客滿意為目標,把廁所當作景點來做”,在全國旅游區率先實施“廁所革命”。
崀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局長黃錫告訴記者,過去崀山景區對廁所建設認識不夠,在建設和管理上應付了事。廁所少而差,游客如廁難。2014年5月起,景區按照“全覆蓋、高標準、嚴管理”的要求,全面實施旅游廁所建設提質工程。先后投入3500萬元,共新建、改建廁所22座,新建和恢復污水處理系統11套,新建生態污水處理池3處。游客每半小時行程,就能找到一座廁所。廁所選址、設計風格、內部建設、如廁環境、標識牌及其他人性化設計等,均經過精心考慮,成為景區新“景觀”。
廁所不但外觀漂亮,而且里面蹲位、馬桶、殘疾人廁位、自動感應洗手裝置、烘干機、置物架等一應俱全。還采用先進分層生物滴濾池智能處理技術,對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排放的水質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
廁所建好后,嚴格實行“有制度、有人員”的管理措施,每2小時進行一次檢查和打掃,保證潔凈舒適。省旅游局已向全省推廣崀山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