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指出,順應群眾期盼,以改革創新增加消費領域特別是服務領域有效供給、補上短板,有利于改善民生、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幾年來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有力推動了消費擴大,促進了服務業發展和制造業品質提升,支撐了經濟轉型升級。下一步,一要消除制約養老、教育、體育等消費的體制機制障礙。清理取消申辦養老機構的不合理前置審批,支持將閑置的舊廠房、辦公用房和轉型后的公辦培訓中心、療養院等改造成養老設施。依法興辦的營利性民辦學校收費可自主定價,鼓勵在理工農醫、國家急需的交叉前沿和薄弱空白等領域開展中外合作辦學。年內完成體育類社團與機關脫鉤第一批試點,推進職業聯賽改革,推動學校、企事業單位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二要加大旅游、文化等領域有效供給。實施鄉村旅游后備箱行動。改進旅居車準駕管理,出臺旅居車營地用地政策。逐步將國際郵輪入境旅游團15天免簽政策擴至更多口岸,探索試點游艇租賃業務。制定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指導意見。適時將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試點推廣至符合條件的地市級文化文物單位。
三要出臺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指導意見,因地制宜發展冰雪、山地、水上、汽摩、航空等戶外運動和電子競技等,配套建設營地、碼頭等設施,發展民族民間健身項目,提升器材裝備研發制造能力。四要促進傳統消費升級。打破汽車銷售品牌授權單一模式,擴大汽車平行進口試點省市范圍。制定節能環保技術產品推廣目錄,促進綠色建材消費。對內外銷日用消費品實行“同線同標同質”。五要優化消費環境。通過放寬準入,吸引社會投資增加消費品和服務供給。
會議認為,在今年10月起全面實施“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掃除妨礙創業創新的制度羈絆,可以更大激發社會創造活力,促進擴大就業。一要將更多涉企證照與營業執照整合,開展“多證合一、一照一碼”試點,更加便利群眾辦事創業。二要運用“互聯網+”,在全國推進企業登記網上辦理,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先行先試。三要創新事中事后監管,推動企業信息共享交換和互認互用。在各部門單獨實施“雙隨機一公開”檢查的基礎上,加快推動跨部門聯合檢查方式,減少對企業的不合理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