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距光熱示范項目評審工作結束已十多天,據較可靠消息,目前納入備選示范項目名單的項目總裝機約為1.6GW,含約20個備選項目,在此基礎上核算出的建議電價在1.25元左右。隨著國家太陽能光熱發電示范項目建設的啟動,光伏之外另一種大規模的太陽能利用方式漸行漸近。
百余項目競逐
11月10日上午,國家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啟動會議召開,此次會議標志著我國太陽能熱發電首批示范項目正式啟動。
據悉,為客觀、公正、公開地進行項目評審工作,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在會議現場對申報項目的申報電價進行了公告,申報電價大致集中在1.18元~1.25元的區間內。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指出,“我們不單要建設一批光熱示范項目,同時要帶動國產技術和設備的產業化。”梁志鵬表示,“‘十三五’初步規劃的目標是到2020年達到1000萬千瓦的光熱發電裝機目標。
深耕大光熱戰略
政策對光熱企業的支持,也讓業內光熱企業開始積極籌謀。
中國太陽能光熱領頭企業四季沐歌總裁李駿告訴記者,隨著消費互聯網兇猛浪頭的平息,產業互聯網的浪潮正在涌起,現在公司正利用充足的資本優勢,大力推進傳統企業產業互聯網的轉型升級,讓公司的“陽光、空氣和水”戰略實現互聯網+。
從最早3000多家光熱企業中脫穎而出,成為行業龍頭老大,四季沐歌2012年在太陽能光熱方面市場的份額、市場的銷量已經占到行業的第一位,并連續保持了三年。
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四季沐歌依托其全產業鏈制造平臺,不斷地進行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研究,引領并推動了中國新能源光熱利用行業的發展。
近幾年,四季沐歌一直在探討“大光熱”戰略,就是要突破現有光熱產業的邊界,實現從低溫到中溫、高溫的技術升級,以及從熱水到熱能、熱電領域的延展,同時要以開放融合的產業化思維,將太陽能、空氣能、凈水等產業打通,實現橫向擴展。
“全球中高溫領域沒有大規模產業化,四季沐歌近來一直在探索太陽能中溫領域的突破,主要是替代傳統的燃煤鍋爐;太陽能制冷空調有著更為廣泛的市場規模,現在技術門檻已經解決,但是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成本相對仍較高。而在太陽能跨季節蓄熱采暖方面,四季沐歌已經在國內多個地區和項目上率先實現了大規模應用,實現太陽能光熱而非光電方面春夏秋季節的熱能存儲與冬季提取。李駿告訴記者,北京地區、河北地區目前正在大力推進煤改電工程,四季沐歌跨季節蓄熱采暖以及太陽能與低溫空氣能復合技術與產品大有用武之地,已經成功完成了目前亞洲最大的跨季節蓄熱采暖單體學校項目,近百個家庭煤改電綠色節能采暖項目正在快速推進。
近年來,四季沐歌一直在著手做太陽能跨季節蓄熱采暖的深度開發應用,并開始認真研討光熱、光伏轉化、相融問題。
雖然四季沐歌是做產品起家,但是李駿對互聯網卻看得很清楚。
“雙十一購物狂歡節,阿里巴巴已經將消費互聯網做到極致,別人很難有機會去超越,但下一個時代應該是產業互聯網時代。”李駿說,在產業互聯網時代里,我們加快用信息化、大數據逐漸聚焦消費用戶,做到精準匹配。
在過去幾年里,四季沐歌的主消費群在4-6級市場,但是城市化的進程中,農村人口流失過快,這使得光熱產業必須要盡快轉型升級。“盡快實現互聯網+,產業邊際要+,技術要+,建筑結合的角度要+,地域上要+,同時要+服務。2016年四季沐歌的戰略就是服務,也是消費體驗的轉型升級。
對于產品與市場的細分,李駿告訴記者,比如南方推空氣能,北方推太陽能,還有一些區域則是復合的產品,即太陽能和空氣能、與電熱相結合。另外空氣能則主要針對中高端客戶,將是未來熱水器的替代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