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國政協在北京召開“優化新能源布局 促進清潔能源健康發展”主題座談會,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周大地在會上指出,“十三五”期間中國能源消費將進入低速增長期。
“從整個煤炭和其他能源增長的情況來看,我大膽預測,今年有可能出現負增長。”周大地建議,應盡快停建、緩建火電項目。
記者從中國電力聯合會(下稱“中電聯”)方面獲取的《2015年前三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下稱“報告”)顯示,截止9月底,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火電裝機9.47億千瓦,同比增長6.8%。
“全年全國火電設備利用小時將低于4400小時,回落幅度較大。”中電聯在報告中預計,全國電力供需更為寬松,但部分地區會出現過剩。
高增長時代“一去不返”
至少在“十三五”期間甚至更長時間內,中我國能源消費會進入一個低速增長期,像2002年~2008年能源消費平均增長8%,特別是電力在最好的時候一年增長百分之十幾的情況,今后不會再出現了。這是周大地對中國未來能源消費增長作出的一個整體判斷。
煤炭在中國能源消費中獨占“半壁江山”以上,2011年和2014年占比分別為68.8%、66.6%、65.7%%和64.2%,雖然逐年下滑,但比重仍在六成以上。
然而,煤炭行業已進入寒冬時刻。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煤炭消費總量為24.7億噸標準煤左右,同比下降0.1億噸標準煤。這也是10余年來煤炭消費總量首次下降。
一家煤企相關人士告訴
記者,中國煤炭需求主要集中在電力、冶金和建材行業,其中電力行業耗煤在煤炭總產量中的比重就接近50%。“但從2011年四季度開始,整體經濟形勢就不太好,使得用電量增速下滑,加之節能減排,以煤為燃料的火電受到了比較大的沖擊。”
同樣,全國能源消費增長幅度也大不如從前。據周大力透露,近兩年,全國能源消費增長速度下降明顯,從過去的8%甚至百分之十幾,前年降到3.8%,去年增速只有2.2%。“從今年整個煤炭和其他能源增長的情況來看,我大膽地預測,今年有可能出現負增長。”他稱。
全國能源消費量出現低速增長,主要是中國產業結構已到了非調整不可的階段,而且這是一個時間跨度很長的調整期。
正如周大地所言,中國的高耗能產業在“十三五”期間整體進入峰值期和下降期,因此中國的能源消費增長會處于非常低速的階段。
火電應立即停建、緩建?
由于電力消費的大戶主要集中在第二產業,其中高耗能行業的用電需求占電力消費的比重在60%左右,但高耗能行業乃至第二產業正在遭遇產能下降的現實。
周大地就指出,電力消費不管是第三產業也好,城市居民用電也罷,再怎么增加也都抵不過第二產業的下降量,所以“十三五”期間電力的消費增長速度,可能要明顯低于原來預計年增5%的狀態。
數據顯示,2015年1-9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為4.13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8%;值得關注的是,第二產業用電同比下降1.0%,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建材行業用電增速同比分別下降7.8%和6.4%,是第二產業用電量下降的主因。
“國家現在調結構、促轉型,后期高耗能產業肯定不再是重點發展對象,對電力的需求自然會減弱。”中宇資訊煤炭行業分析師關大利向記者分析。
一邊是用電量增速在放緩,另一邊卻是建設得熱火朝天的火電項目。中電聯在報告中統計,截止9月底,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火電裝機9.47億千瓦,同比增長6.8%。
2015年1-9月,全國新增火電裝機就達3955萬千瓦。周大地表示,全年火電裝機增量可能會超過5500萬千瓦,而且還有接近8000萬千瓦的在建火電項目。“在這種狀態下,“十三五”期間電力市場的盲目競爭會出現進一步惡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需求不足。”他直言。
火電已經顯現惡性征兆。2015年前三季度,全國火電設備利用小時數為3247小時,同比降低265小時,連續20個月同比下滑。更要命的是,中電聯預計2015年全國火電設備利用小時數將低于4400小時,這相較于2014年4706小時,起碼減少306小時。
對此,周大地建議,盡快停建、緩建火電項目,特別是近三年。“我國現在建設火電速度快的時候一年多就能建成,所以不用著急把五年以后的事都辦了,到時候真有需求的話,第一可以釋放現有的富余能力,第二也有能力再建出來,所以根本就不用提前,沒有必要搞這么大的提前量。”周大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