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協會(SEMI)于2015年1月正式發布了由國家太陽能光伏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CPVT)主導起草的SEMI PV590115《TEST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TOTAL CARBON CONTENT IN SILICON POWDER BY INFRARED ABSORPTION AFTER COMBUSTION IN AN INDUCTION FURNACE感應爐內燃燒后紅外吸收法測定硅粉中總碳含量的測試方法》標準,該標準是目前專門針對硅粉中總碳含量測試制訂并發布的第一份國際行業標準,因此受到行業的廣泛關注。
近年來,全球光伏應用市場快速增長,光伏材料新技術不斷涌現。硅粉作為提純生產多晶硅的重要原料,其碳含量直接影響到硅片的少子壽命和組件的發電效率,但業內一直缺乏測試這一重要指標的標準方法。國家太陽能光伏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CPVT)于2012年8月正式向SEMI提出該標準的立項申請并獲批準。CPVT作為牽頭單位組織中國光伏行業覆蓋從原料硅粉、多晶硅到晶硅電池組件產業鏈有影響力的生產廠商中能硅業(GCL)、洛陽中硅(SINOSICO)、江西賽維(LDK)、新特能源(TBEA)、天合光能 (Trina Solar)、無錫尚德(Wuxi Suntech Power)、中州硅業、興科硅業等單位成立了標準起草工作組,于2012年8月正式啟動了測試方法的研究及標準起草工作。
標準制訂期間,國家太陽能光伏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CPVT)組織的技術團隊和標準起草工作組在對助熔劑的組合選擇、量值溯源校準方法、方法的檢出限、加標回收率、準確度、精密度和不確定度等均做了大量的、系統的優化試驗研究的基礎上,逐步建立了“感應爐內燃燒后紅外吸收法測定硅粉中總碳含量的測試方法”并完成了標準草案《SEMI Draft Doc.5476》的編制。該標準草案經CPVT組織5家實驗室做方法驗證試驗,先后歷經3次全球網絡投票征集意見,兩次修改標準文本,前后歷時近兩年半,于2015年1月順利通過國際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協會SEMI總部的審核并批準發布。
該標準為硅粉產品的生產、檢驗及質量控制等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填補了相關領域的空白,受到廣大企業和行業組織的充分肯定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