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再生水
天府新區再利用
據了解,新建100萬噸/日規模污水處理廠于去年底在天府新區正式啟動建設,項目占地907畝,是全國一次性建成規模最大的污水處理廠。新建污水處理廠擁有國內比較先進完善的污水收集處理系統,并采用更為先進的生物除臭處理工藝,處理后的污水排放標準可達國家一級A標,這一高標準的再生水還將在天府新區進行再利用。
目前,我市正加快推進中心城區新建100萬噸/日規模的污水處理廠建設,確保明年,一期處理規模70萬噸/日投入運行,二期形成100萬噸/日規模處理能力。
全市污水處理
日處理量達250萬噸
“通過污水集中處理,可以杜絕污水直排入河,降低對水質的污染。”市水務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全市已形成覆蓋中心城區、縣城、鄉鎮的城鄉生活污水處理體系,建成生活污水處理廠(站)241座,設計處理能力達到了250.11萬噸/日。其中,中心城區有生活污水處理廠9座,設計處理能力134萬噸/日;郊區(市)縣城生活污水處理廠23座,設計處理能力72.35萬噸/日;鄉鎮有生活污水處理廠(站)185座,設計處理能力31.55萬噸/日;小流域末端污水處理設施有24座,設計處理能力12.21萬噸/日。
明年,我市將通過加快配套管網整改和收集系統建設,提高污水處理廠(站)運行負荷和進水水質濃度,讓污水處理廠(站)能高效率運行,爭取到明年底中心城區、郊區(市)縣城和鄉鎮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95%、83%、68%以上。
明年繼續治理
24條河道2133個排水口
在對污水進行集中收集處理的同時,我市還通過治理排放污水的下河排水口,杜絕污水下河。今年,已全面完成中心城區三環路以內府河、南河、干河、清水河所有排污口和摸底河、西郊河、飲馬河、沙河排洪河58個排污口,以及九道堰等11條河道及其關聯河道上50%以上的排污口的治理,并對中心城區陡溝河、雞頭河等9條河道實行“主要污染物氨氮濃度控制在5mg/L以下”的限期治理,中心城區河道水質逐漸改善,越來越多的河流呈現出“水清、無味”的狀態。
“目前,我市地表水優于類水質的斷面比例達到了71.8%。”該負責人說,這說明全市河流生態系統逐步恢復,生態環境顯著改善。明年,我市將繼續對中心城區肖家河、楠桿堰、陡溝河、清水河、黌門堰、鳳凰河、西郊河等24條河道及其關聯河道共2133個下河排水口污水治理,持續改善河道水質,構建城水和諧、人水和諧的水域環境。本報記者 王眉靈 攝影 張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