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靜海縣農業機械發展服務中心為唐官屯鎮長張屯村引進“高負荷地下滲濾污水處理”技術。這項技術將大大降低污水處理成本,受到當地老百姓的歡迎。請聽報道:mp3
最近,記者跟隨靜海縣農業機械發展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和天津市農業機械研究所的專家來到靜海縣唐官屯鎮長張屯村,對這里的污水處理站進行實地考察。靜海縣農業機械發展服務中心推廣科科長孟令宇告訴記者,這次考察是為了在這個村實施一項名為“高負荷地下滲濾污水處理”的新技術,這項技術將大大降低污水處理成本,減輕村里的負擔。考察結束后,記者關于這項新技術的原理和特點詢問了天津市農業機械研究所的高級工程師劉理明:
“剛才通過考察您覺得他們這的污水處理設備怎么樣?”
“他們這的基礎條件都有了,排水管道、主干管等等。”
“那今天要推廣的是什么樣的一項新技術?”
“它的主要技術特點是不需要往里面添加任何的生化物質,其基本原理是通過土壤里的微生物對污染物的分解轉化,達到污水凈化的目的。對于分散的污水處理是比較好的,這是比較符合我國國情的一項技術。”
“它可以滿足多少用戶的需要?”
“它是按當地多少人,一天用水量多少進行設計的,比較靈活。”
“下一步?”
“如果在這里試點成功的話,我們會向農委申請推廣項目。”
據了解,唐官屯鎮長張屯村一共有四百多戶村民,每天產生五十多噸的污水,以前的污水處理站處理一噸污水需要三塊錢,這樣的高成本使污水處理站從二零零八年建成后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唐官屯鎮長張屯村主任李寶春高興的說如果這項技術投入使用以后,村里將直接從中受益:“這個技術可以得到實惠,因為它降低了成本,當時是三塊錢左右一噸,現在是一毛錢,另外還降低了人工,它是自動的,我們非常高興。”
近幾年,靜海縣農業機械發展服務中心致力于農機化技術的引進和推廣,起到了很好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靜海縣農業機械發展服務中心推廣科科長孟令宇說:“近幾年,我們在新的農機化技術引進和推廣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然后在實施過程當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實現了農業的節本生產和可持續發展。在今后的工作當中,我們要加強自身的學習提高實施推廣的能力,然后進一步做好技術的引進,為農業生產的進一步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
天津區縣聯盟廣播靜海臺記者: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