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節能網訊:由東莞市物價局、財政局及水務局共同起草的《東莞市污水處理費征收管理辦法(修訂稿)》(以下簡稱《辦法》)近日進入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階段。修訂后的《辦法》明確,將按用水量的90%計取污水處理量,并一律取消涉及排水環節的收費,對困難戶的免征覆蓋面也進一步擴大。 分類計量更細化 現行實施《東莞市污水處理費征收管理辦法》2009年起施行。修訂后的《辦法》依舊將沿用按照用水量的90%計取污水處理量,不過在污水處理量的分類計量上更加細化。 除了使用自來水的排水戶按用水量的90%計取污水處理量之外,使用自備水源的排水戶也具體分為三類情況計量。 具體而言,安裝有取水量實時監控系統的,按取水量的90%計取污水處理量;未安裝取水量實時監控系統,但安裝有合格取水計量設施的,按水務部門根據計量設施核實取水量的90%計取污水處理量;既未安裝有取水量實時監控系統,也未安裝有合格取水計量設施的,按日最大取水能力核定取水量的90%計取污水處理量。 此外,產品以水為原料(如飲料、啤酒、純凈水等企業)和生產過程中水蒸發量大的,其排水量的,具體核定方法則由市水務局會同市物價局另行制定。 在征收層面,《辦法》明確,全市的污水處理費由市水務局及各鎮街水務管理部門委托供水企業按月隨水費一并征收;全市自備水源排水戶所應繳納的污水處理費由市水務局負責核定,各鎮(街)、各園區水務管理部門負責本轄區內自備水源排水戶的征收工作,并按月發出《繳款通知書》,排水戶可到所屬地的供水企業繳交或到銀行辦理自動托收手續。 困難戶免征覆蓋擴大 針對困難群體實行免征污水處理費的覆蓋面加大是此次修訂的另一大亮點。 《辦法》明確,對符合以下條件的排水戶免征污水處理費:消防救火性質用水;東莞市戶籍的殘疾軍人、革命烈士(含因公犧牲和病故軍人)遺屬、東莞市戶籍的在鄉孤老優撫對象、五保戶、低保對象等;自備污水處理設施,經處理的污水達到國家或省規定的排放標準,但不使用市政排水設施而直接排入珠江口或獅子洋的。 記者對比發現,戶籍殘疾軍人、革命烈士(含因公犧牲和病故軍人)遺屬及戶籍在鄉孤老優撫對象為此次修訂新增的免征對象。 按照規定,符合免征條件的個人排水戶憑市民政部門出具的有效證明辦理免征手續,并由代收部門(供水企業)報市水務局備案;符合免征條件的單位企業排水戶先由市環保局、市水務局出具意見,再報市財政局、市物價局審批后免征污水處理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辦法》指出,征收污水處理費后,凡在排水環節征收的各種建設費、運行費、增容費和建設性基金等收費一律取消,市水務局和各鎮(街)、各園區水務管理部門不再征收城市排水設施使用費,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不再收取污水排污費(超標排污的除外)。(記者 黃少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