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C Club線上直播」是集專家學術交流、產品技術推廣、品牌宣傳營銷為一體的在線直播欄目,是BIC線下展會的線上延伸,更是SIBICS上海國際工業化峰會的專題預熱活動。第二季“筑”力——綠色建筑與雙碳未來將圍繞“雙碳發展”,從碳中和算法、建筑光伏等話題以及實際項目應用進行分享,為大家帶來更專業更高效的觀看體驗。
本期我們邀請到3位行業大咖進行精彩的分享和深入的交流。各位嘉賓從雙碳目標和路徑及企業的研究成果等方面進行分享,整場活動精彩異常。第三期的主題依舊是“筑”力——綠色建筑與雙碳未來,我們將再接再厲繼續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行業干貨。
寶業集團上海公司研究院院長惲燕春進行了主題分享——《雙碳背景下的高品質建筑工業化實踐》。
首先,惲總介紹了雙碳背景與趨勢,從我國雙碳目標到全球低碳、低能耗建筑的發展歷程以及超低能耗建筑概念及體系作了詳細的講解。緊接著分析了實現雙碳目標的路徑并提到了建筑減碳三個重點領域及現在熱門的超低能耗技術體系。惲總認為現在要提升建筑節能標準,建立能耗與碳排放限額管理體系,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
最后惲總說如果做到工業化,綠色健康,智能節能,匠心細節,智能建造五點將對整個項目的實施帶來很大的便捷性。然后分享了綠色工業化實踐中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結構體系、裝配式鋼結構體系三大裝配式技術體系的運用。通過大量課題,梳理了中日德建筑節能歷史、背景以及難點并總結出寶業住宅和公建的超低能耗技術指南,實現了項目上時間快、施工快、成本低。
問答環節
“
寶業集團在建筑工業化方面長期的投入和堅持,結合目前的雙碳背景。請院長詮釋一下上海地區裝配式建筑和國家雙碳目標的關系以及寶業的項目在具體實踐過程當中的內容和亮點。
”
惲總解答
2021年10月,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加快推進新型建筑工業化,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廣鋼結構住宅”。而上海從2013年就慢慢進入裝配式建筑高速發展期,經過這近十年的經驗積累,總量已超過1億平方米。在經驗、各方面的落地、質量等方面日趨成熟,目前上海裝配式建筑方興未艾,仍在穩步推進。另一方面裝配式建筑從設計、生產到施工的過程中應用節能減排的方式。第三方面,不管是上海正在推廣的超低能耗建筑還是國家提倡的近零能耗建筑,首先要有一個前提,所有的建筑都要基于裝配式、工業化去做。只有通過工業化的方式形成一個閉環,把裝配式建筑、正在實施的超級能耗或者未來的超級能耗進行全系統的變換,從過程到運維全部實現節能減排。這樣超低能耗建筑或者近零能耗建筑才能得到全過程品質把控權。
寶業對裝配式建筑(原建筑產業化)的計劃和布局是比較早的,已有20多年了,現在全國有35個基地(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這些基地也是裝配式建筑能耗先行先試的集中地。在經歷了十多年裝配式建筑發展時期,寶業集團進行了基于工業化綠色建筑轉型。當雙“碳”目標出來的時候,寶業已經研發出保溫結構功能一體化的雙面疊合假性保溫板,并編制了標準。除了工業化、綠色化之外,寶業集團還正在進行全面數字化轉型,把數字化設計、自動化生產、智能化施工和智慧化運維結合起來,讓數據真正發揮作用進行管控、分析,從而實現節能減排,為中國建筑工業化、綠色化、數字化,做出一點小小的貢獻。
接著中國建研院北京構力科技綠色低碳事業部技術總監朱峰磊將對《建筑領域減碳路徑和目標分解》進行詳細講解。
朱總從三個方面為大家做了介紹,第一部分講了雙碳目標及建筑碳排放的統計邊界。第二部分是關于建筑領域整體的減碳措施以及要達到2030年碳達峰的舉措,從哪些路徑來進行減碳的實施。其中提到兩個路徑: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和農村房屋的節能改造是將來提前實現建筑領域碳達峰時間的重要抓手。第三部分整理了上海市以及其他省份對碳排放計算、設計和審查的要求和構力目前所參與計算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案例。將來設計行業可能要從各個專業、細節、角度方面考慮碳排放的計算。
問答環節
“
結合目前構力的碳排放計算軟件案例,對于裝配式建筑各個階段的占比大概多少?建造階段的碳排放占比較小,對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影響如何考慮?
”
朱總解答
目前很多地方的設計人員在做全生命周期的時候,都會考慮我所講的比例趨勢跟我國現在傳統建造方式(比如現澆混凝土裝配式建筑整體)的比例是否一致?通過構力參與和計算的大量工程項目碳排放的分析結果來看,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目前比重最大的是運行階段,約占70%左右,主要是按照國家碳排放計算標準GB—T51366的計算原則,運行階段考慮的是50年一個周期。其次為建材生產階段,約占比重20%-30%。運輸、建造、拆除階段的總和約占到5%-10%左右。其中運行階段是考慮每一年的碳排放總量,其他階段(建材生產、運輸、建造和拆除)均為一次性的碳排放。
建造階段雖然占比不算特別高,但在建筑領域碳排放統計邊界中是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在廣東省住建廳發布的碳排放計算標準和導則中,要求建造階段、拆除階段和運行階段作為建筑領域主要統計的設計邊界,我們在工程設計的時候應當考慮優先選擇工業化裝配式的結構體系,優化建筑外形與傳統建造方式相比,具有比較好且簡單的效果。根據清華、西建大等以往的研究表明,目前裝配式建造比傳統現澆混凝土碳排放量降低6%-10%左右。此外還應該避免大拆大建,把下一階段建設重點從新建建筑轉移到既有建筑的維修和功能提升,發展低碳延壽和功能技術改進以及可再生能源,實現我們建筑領域的技術轉移。
“
您能大概說一下裝配式建筑的碳排放因子庫和傳統的現澆建筑的碳排放因子庫有什么區別?
”
朱總解答
目前在軟件計算以及現在的建筑設計領域,碳排放因子主要的來源是《51366》—國家2019年發布的全國碳排放計算標準,但是里面的因子相對是比較少的。目前各地包括上海市、福建、湖北、浙江等地的建設發展協會(管理地方建材)和構力合作,其實是把各個地區針對裝配式結構體系以及預制構件因子納入到構力的整體設計中。我們還和幾個下游的企業合作(包括國檢中心、環能院、綠建中心),他們現在都可以做相應的建材碳足跡的認證。那么這里面碳足跡的認證從設計的角度把它引用到現在的因子庫里面。目前從《51366》這本標準整體的取值上來看,沒有區分具體裝配式和現澆混凝土有什么區別。主要是按照建筑原材料進行區分:比如說鋼筋取值是多少、混凝土取值是多少?對于建造形式并沒有做區分,構力只能從各個協會以及其他碳足跡的認證機構把建造的碳排放因子取出來。
多維聯合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陶紅斌分享了《新型裝配式鋼筋桁架樓承板的技術研究探索》。
陶總為大家講了桁架板的發展歷程及桁架板的類別(可拆底模與免拆模)。針對傳統類桁架板的不足,分析了可拆底模與免拆模桁架板的研發方向。接著從纖維水泥板作為底模板在板型關注維度與影響因素、施工階段關注維度、使用階段關注維度三方面及它的影響因素作了分析。
最后,陶總重點介紹多維在纖維水泥板底模免拆桁架板方面做的技術研發工作,并分享了研發成果。
問答環節
“
鋼筋桁架樓承板未來的產品升級提升會有哪些突破點?
”
陶總解答
樓承板行業,一方面得益于國家發展裝配式建筑所帶來市場需求量增加。另外一方面要面臨著行業內價格競爭非常激烈、板型差異化嚴重內卷的問題。在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勢必迫使有實力、有想法的企業會加大技術研發。在產品性能上有質的突破。
新型免拆模桁架板相對于其他類型的桁架板,在裝配式部品部件的集成度,就是預制率,在施工速度方面有比較大的突破,更加符合裝配式建筑對部品部件的要求。新型免拆模桁架板有三個類型,各有其優點,也各有其相對的不足之處。我相信行業同仁對三種類型的免拆模桁架板產品性能、市場表現還是非常期待,我們共同拭目以待。
BIC Club線上直播受到了越來越多業內朋友的認可和好評。感謝您一如既往的關注與支持,第二季“筑”力——綠色建筑與雙碳未來第三期即將于7月6日晚7:30準時開播,期待您的到來!
關注BIC
- 及時獲得直播信息
- 隨時觀看直播回放
- 觀看單個專家剪輯視頻
BIC公眾號:BIC亞洲國際建筑工業化展
BIC視頻號:亞洲國際建筑工業化展覽會
第十一屆亞洲國際建筑工業化展覽會
以賦能建筑工業化,助力產業升級為己任。
深耕業內十余年,
積累了豐富的行業資源及營銷渠道,
深諳品牌推廣之道。
可基于企業品牌定位、營銷痛點及市場投入
提供線上、線下;
展位、論壇、考察/觀摩會、圓桌沙龍、
大咖專訪等全案策劃服務。
歡迎聯系我們
項目管理
王曉萍 女士
139 1780 0620
展位預定/全案策劃
陳玲 女士
187 0192 3343
市場及媒體合作
安笑澎 女士
021 6195 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