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08網西安9月29日電(記者姜辰蓉)隨著西安經濟的持續發展和人口的增加,工業和生活污水量逐年增加。記者在采訪時發現,由于缺少收集污水的地下管網和資金,西安的污水處理行業提能改造受到限制,致使一些河流污染事件連年出現。業內人士指出,解決這一問題,需要轉變思路、加強規劃,采取多元措施建設環境友好型城市。
--河流污染 暴露西安污水管網軟肋
近年來,西安市下大力氣治理水域污染,境內多條河流水質得到改善。但是作為環繞西安的重要河流之一的灞河,卻多年連續出現大量魚類突然死亡事件。僅今年6月30日一次灞河就出現死魚多達3萬尾。經過環保部門調查,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在于垃圾填埋場的大量高濃度垃圾滲液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河流,導致河水嚴重污染。
環保部門監測數據顯示,這些垃圾滲濾液的COD(化學需氧量)含量往往能夠達到30000毫克/升,屬于高濃度的有毒液體。西安市污水處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勝表示,按照慣例,這些垃圾滲液應該首先被專門的管網收集起來,做技術處理,然后在進入市政管網由普通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最后再排入河流。但是限于管網有限和落后的處理能力,大量滲液未經任何處理,就被排進市政管網。“我們的設備只能處理生活污水,不能夠處理這些高濃度污水。這遠遠超出了我們的范圍,而且這些污水還對設備造成了損壞。”李勝說。
另外,灞河流經的西安浐灞新區,未經任何處理的污水通過多個排污口流進灞河,造成下游水環境水體富營養化。在這里記者看到,水面上水葫蘆,浮萍等幾乎將水面完全覆蓋,河水有刺鼻的臭味。
對此,西安市環保局浐灞管委會分局工作人員解釋,浐灞生態區作為一個新的開發區,以前很多地方都是農村,市政管網目前也很難全部覆蓋到。在這種情況下,有些區域內的群眾就把生活污水直接接入到雨水管網。這樣造成的結果是,一些本應該進入市政管網處理之后才能進入灞河的污水,在沒能進入市政管網的情況下,就直排進入灞河,給灞河水質帶來了污染。
李勝說,西安市目前污水處理廠在能力上基本和城市發展速度相配合,但是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管網分布不均衡。西安市自來水供應能力為120多萬噸,污水處理能力基本也達到這一水平。但目前,管網的收集和各個工廠的能力還不相適應。有的地方污水收集超出了管網處理限制;有的地方卻無法滿足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例如,西安市第八污水處理廠,就有每天10萬噸的處理能力,但是現在的來水量很小,根本不能滿足正常運行。
--資金不足 提能改造面臨困難
西安市環保局數據顯示,西安目前共建成投運17座污水處理廠,總設計能力130.6萬噸/日。同時,今年還將在建和擬建污水處理廠6座,總設計能力為61.5萬噸/日。但目前僅有少數污水處理廠資金有保障,大部分都存在資金不足問題,提標改造存在諸多困難。
李勝為記者算了一筆賬,近年,污水公司自籌資金建成了三污二期和部分中水供水設施。而今年的改擴建和提標改造工程就需要投入資金7.28億元。今后2至3年,按照全市發展規劃,還將投入11.6億元建設資金,其中8.5億元用于建設污水廠,另外3億元用于新建管網。如此巨大的資金投入,污水處理企業根本無力負擔。
他說,為了解決資金困難,企業也曾和金融機構協商進行貸款。但是由于缺少相應的擔保和資本金,貸下來的錢是杯水車薪,根本達不到7.28億元的需求。
另一方面,污水處理后的污泥若處理不當,會造成二次污染,而妥善處理則缺少資金支持。李勝說,目前,西安市污水處理有限責任公司下屬的污水處理廠所產生的污泥采用填埋的方式處置。但是根據2010年西安市環保部門的要求,污泥需要由有處置資質的企業進行處理。西安市目前每天產生污泥量約800噸,如果按照這一要求,企業每年將增加成本2000萬元。“污泥的處理現在是困擾我們的最大問題。”李勝說:“填埋不僅會再次污染,而且由于含有水分,垃圾填埋廠也不愿意收污泥。如果要無害化,費用實在太高。在污水處理費用多年沒有變化的情況下,企業實在難以承擔。”
同時,再生水利用率較低,缺乏政府政策和資金支持。據介紹,西安污水行業目前已建成再生水管道52公里,再生水生產能力達到每日16萬噸,但實際再生水的銷量僅為每日2.5萬噸。主要用于熱電和部分綠化、景觀用水。目前,由于缺少相關鼓勵性政策和供水設備,西安市的再生水回用率極低。
--管網需同步 破題應多元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在我國污水處理領域,確實存在“重廠輕網”現象。目前,我國污水處理產業運作一般采取廠網分離,管網由政府負責籌資建設,一些地方政府在城市快速發展中,往往容易忽略這一環。
對此,陜西省社科院社會學所副研究員尹小俊指出,政府應當抓好城市排水規劃修編工作。城市排水規劃是城市污水處理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政府實行監管的重要依據。要按照總體規劃、分期實施、適度超前的原則,對市區的排水規劃、防汛規劃、污水廠、污水管網、污水泵站進行合理布局,按照城市排水規劃,結合城市道路建設和舊城改造,加大資金投入,加快污水收集管網的配套建設,提高截污能力。
李勝說,目前西安市的污水處理結算標準為每噸0.8元,處于同行業水平的下限,僅為處理成本的70%。如果今后執行新的標準,虧損額度還會更高。據了解,目前銀川市污水處理價為每噸0.9元,鄭州為1元,成都為1.62元,均高于西安的現行價格。水價涉及民生,政府慎重調價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希望能夠考慮企業的運行成本,出臺合理的措施,進行一定的補助。
另外,據西安市環保局工作人員介紹,西安水環境容量有限,水資源總量僅為23.47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235立方米,僅占全國人均的1/7.8。再生水利用能夠大大緩解水資源壓力。但是,西安目前再生水的回用率極低。政府還需出臺相關政策,增加中水給水建設資金,促進節能減排,實現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