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節能改造讓老樓靚起來,居民享“冬暖夏涼”
26日上午,在江西路潛艇學院家屬院內,記者看到了煥然一新的居民樓,桔紅色和白色相間的墻體顏色與周邊環境也非常協調。這個小區建于上世紀80、90年代,共24棟樓,涉及面積6.4萬平方米,改造前墻體非常破舊,房頂幾乎無一不漏雨,與周邊的萬象城、香格里拉飯店等周邊環境不協調,2018年上半年,市南區投資800余萬元對家屬院進行了節能工程改造,改造后獲得了居民一致好評。青島市建筑節能與墻體材料革新辦公室副主任趙云峰介紹,小區改造后不僅美觀了,節能效率提高了50%以上。
澳門路上的銀澳花園小區也在今年6月前完成了節能工程改造,小區共6棟240戶,以前因為小區破舊,居民自己維修將小區搞成了沿海的“大花臉”,如今改造后小區也靚了起來。“墻體的這個顏色確實好看,大家沒有不滿意的。”家住小區6號樓的王玉臣說,節能改造后今年夏天他家里就能感覺到沒有往年那么熱了,他更期待今年冬天能過個暖冬。“改造以前我家雖然通暖氣,但是家里的溫度很少達到過18度,偶爾達到也很快降下來,今年肯定要好一些。”王玉臣說。
計劃:今年改造500萬平方米,四年將讓18萬居民受益
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通過統一加裝外保溫層等措施,提高建筑保溫性能,降低建筑能耗需求,有效改善居住環境和空氣環境質量,同步優化美化城市形象,以其良好的綜合效益深受百姓歡迎,被稱為“節能保暖工程”。青島市政府高度重視,將這項工作作為促環保、惠民生的重要措施,2015年開始著手實施節能保暖工程,2016年起更是連續三年將“實施節能保暖工程”列入市辦實事,其中2015年完成了300萬平方米,2016年改造了252萬平方米,2017年改造了339萬平方米,2018年計劃改造500萬平方米。2015-2017年節能保暖工程已累計完成約900萬平方米,獲得了住建部、省住建廳和受益群眾的一致好評。
青島市城鄉建設委副主任劉玉勇介紹,預計自2015年至2018年,青島市累計可完成節能保暖改造約1400萬平方米,改善近18萬戶居民室內居住環境,室內溫度冬季提高3-5℃,夏季降低1-3℃,冬暖夏涼效果明顯;提升約4800棟老舊建筑品質,從根本上解決墻體結露、霉變及破損等問題,城市環境更加靚麗;降低采暖能耗40%左右,每年可節省燃煤約7.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9.3萬噸。
截至6月底,全市已完工約136萬平方米。特別是市南區結合“美麗青島”創建活動,先行先干,完成節能保暖工程改造任務50萬平方米;嶗山區、城陽區政府將節能保暖工程與外立面整治相結合,已提前完成全年改造任務;其他區市正在抓緊辦理前期手續,按照計劃于10月份左右即可全部完成。
措施:先干后獎,啟動正在推進C40項目合作事宜
青島市節能保暖工程存量大、投入高,群眾改造需求迫切。為解決財政資金不足問題,及時回應群眾利益訴求,2015年青島市政府引入市場運作機制,按“先干后獎”模式,鼓勵節能服務公司等社會資本先行投資節能改造,改造完成并達到標準要求后,政府逐年予以資金獎勵。特別是2017、2018年連續出臺了兩個文件對現行獎補政策進行了進一步調整,即:對于納入市級計劃的節能保暖工程項目,市財政每年按照改造建筑面積每平方米10元標準將市級財政建筑節能獎勵資金下達各區,獎勵期限為10年。通過獎補政策的調整,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拉長財政兌付期限,形成了長期穩定的社會投融資機制,有效解決了政府投入與群眾需求之間的供需矛盾問題,確保節能保暖工程長期穩定發展。
2017年,C40(致力于應對氣候變化和溫室氣體減排,推動城市低碳發展的國際公益性組織,共有90多個成員城市,覆蓋6億多人口,占全球經濟總量的四分之一)與住建部合作開展“C40中國建筑項目”征集評選,計劃將先進城市在提升建筑能效方面的政策和經驗在全球分享。鑒于青島市近年來市場化開展節能保暖工程取得的突出成績,經住建部推薦,青島市和北京、大連成為國內三個入選該項目的試點城市。C40擬與青島市開展為期三年(2018-2020年)合作研究,并計劃在2018年10月哥本哈根培訓會上,將青島市節能保暖工程的政策和經驗在全球成員城市中分享。目前,青島市正在推進C40項目合作事宜,待簽訂書面合作協議后,將積極推動項目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