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業績收入來看,華通化學是輝豐股份旗下營收最大的子公司。另外,自今年4月開始,輝豐股份屢因環保違法問題遭遇處罰。
因違規處置廢水
公告顯示,今年3月18日,江蘇省灌南縣環保局執法人員至連云港市華通化學進行現場檢查,華通化學正在生產產品三氟氯菊酸。經調查確認,公司擅自變更三氟氯菊酸產品項目環化工段工藝,將原料叔丁醇鉀替換為叔丁醇鈉,常壓蒸餾后增加水洗工藝,建設項目生產工藝發生重大變更未重新報批環評文件;三氟氯菊酸產品項目未通過環保“三同時”驗收,已正式投入生產;公司未經批準擅自將生產三氟氯菊酸產品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托運至化工園區外處置,該廢水經檢測含有毒物質。
輝豐股份表示,華通化學將依法進行陳述和申辯。華通化學目前處于停產狀態,公司將根據相關規定做好后續人員安置、資產處置等工作。
2011年10月,輝豐股份出資2470萬元認購華通化學新增股權,占增資完成后股本總數的52%。時隔一年,輝豐股份以2305萬元收購華通化學原股東持有的48%股權。自此,華通化學成為輝豐股份的全資子公司。
在今年4月23日晚間,輝豐股份對外發布關于子公司及其相關管理人員收到環保部門《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公告。公告稱,公司旗下子公司華通化學及其公司管理人員近日分別收到灌南縣環境保護局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對此,灌南縣環境保護局對華通化學罰款450萬元,同時對個人罰款20萬元,合計罰款470萬元。
財報顯示,2013年~2016年,華通化學的凈利潤分別為1546.52萬元、886.66萬元、虧損1713.69萬元及虧損748.9萬元。2017年半年報顯示,華通化學當期實現營業收入2.89億元;實現凈利潤3229.53萬元,占輝豐股份凈利潤的比例為13%。
對于華通化學被關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輝豐股份,但截至發稿時并未得到回復。
有券商行業分析師宋昕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華通化學占比輝豐股份營收較大,被關閉之后,無疑將會對輝豐股份經營業績造成不小的沖擊。”
董監高被公開譴責
在今年4月20日,生態環境部公開發布《鹽城市輝豐公司嚴重環境污染及當地中央環保督察整改不力問題專項督察情況》的通報,指出輝豐股份環境違法問題嚴重。輝豐股份4月20日披露,收到鹽城市環境保護局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鹽環罰字〔2018〕7號),其對公司環境違法行為罰款148萬元。
隨后,輝豐股份在4月24日回復深交所關注函中披露,2016年7月28日鹽城市大豐區環保局出具大環罰字〔2016〕31號《行政處罰決定書》,因公司存在部分危廢及中間體露天堆放、未入庫的危廢未進行網上申報,合計罰款5萬元。
對此,深交所指出,輝豐股份在2016年定期報告存在披露內容不完整、不真實等問題。
鑒于上述違規事實及情節,依據規定,經深交所紀律處分委員會審議通過,深交所決定對輝豐股份給予公開譴責的處分。對董事長兼總經理仲漢根、董事兼副總經理陳曉東、董事兼副總經理季自華、董事姜正霞等董監高給予公開譴責的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