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低碳經濟時代,各國政府高度重視綠色技術和高效用能,美、英、德等國新能源產業已經“蔚然成蔭”,大力發展新能源,推廣低碳經濟新框架,搶占低碳經濟制高點正成為世界新的共識。中國也不例外,國內企業,要想在今后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具備節能減排、降本增效、綠色環保的研發技術,并且要不斷加大在這方面的投入。企業根據自己特點,為社會提供更好更多的這類綠色節能技術,可以利國利民利社會,可以員工、企業、社會共贏……
說到節能減排,就不得不說到工業生產的廢余熱浪費問題,其實,未被利用的余熱資源,遍布各行各業,常常被白白排放。據統計,各行業的余熱總資源約占其燃料消耗總量的17%-67%,其中有60%可回收利用。工業節能已成為實現“十一五”單位GDP能耗較“十五”下降20%節能目標的重要手段。
有效利用工業余熱,為生產生活服務,是緊扣時代脈搏的技術,是切實可行的節能減排技術。雙良余熱利用節能技術研發始于1994年,它能充分利用工業生產中的各種廢余熱,幫助用戶發現余熱價值,實現節能減排,達到降本增效。今天,雙良愿與各界節能減排有識之士共同探討,相互學習,深入交流……
2009年11月21日,由雙良股份主辦的“節能減排與低碳經濟發展戰略研討會”在江陰國際大酒店隆重召開,來自政府、科研、企業及金融界的逾百名代表出席會議。大會由東南大學李志浩教授主持,集團公司繆雙大總裁和江陰市政府領導分別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來自雙良股份的總工程師毛洪財、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的隋軍、清華大學的付林教授等八位專家學者在會上就節能領域的發展分別做了報告。會議得到了江蘇衛視,江陰電視臺,經濟日報,現代快報等多家媒體的關注。
下午1點30分,研討會準時開始,首先,雙良集團繆雙大總裁致歡迎辭,他回顧了25年前與上海七0四所的合作歷程,回顧了雙良在節能事業中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今天的雙良,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為研發平臺,憑借20多年的技術積累,不斷創新,延伸出系列化節能新產品,在民用、工業領域都得到了用戶的廣泛認可。他表示,公司將進一步開發清潔能源利用技術,太陽能光熱中央空調技術,使雙良的節能技術發揮更大的作用,爭取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研討會上,雙良股份總工程師毛洪財向與會代表展示了公司致力于溴化鋰吸收式節能技術的研發實力,1994年成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進行余熱利用產品和系統的研發,目前推出的HRC(余熱回收制冷)技術,綜合能效系數比國家規定的平均值高出20%。HRH(余熱回收制熱)技術中的一類熱泵,和鍋爐直接供熱相比,能效高出40%;二類熱泵,因不需要消耗高品位能源,節能效率幾近100%,換句話說,它能把廢余熱全部回收利用,不造成浪費。目前這些技術在多個領域的節能減排工藝流程中得到成功推廣,起到很好的示范帶頭效應。大溫差熱水兩段專利技術制取低溫冷水,98年研發成功,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該技術設備每年新增在余熱利用領域有近百套。雙良研發的蒸汽型第一類溴化鋰吸收式熱泵獲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二等獎,2001年,該項技術在大慶油田、勝利油田開始運用,它利用蒸汽作為熱源,采用HRH-I技術回收采油分離污水余熱,制取熱水,供冬季生活采暖和工藝加熱。雙良在焦爐煤氣冷卻工藝專用的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已有上千套,市場占有率90%以上,獲得大量節能和環保效益。雙良吸收式產品中70%以上是工業用戶,其中主要是余熱制冷制熱產品,極大地為客戶實現節能減排,降本增效,同時也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真正實現了企業與客戶、企業與社會的共贏。
太原理工大學蘇寶青教授,就陽煤集團6×30MW熱泵供熱系統的設計向大家做了介紹,詳細分析項目選用這一套系統的依據,肯定了系統節能的同時,強調了6×30MW熱泵系統,迄今為止世界最大,這在雙良股份與國陽新能乃至熱電余熱回收領域是全新的開始,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義。
雙良的合作伙伴,益科博能源公司研發成功的太陽能光熱發電核心技術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大大降低了太陽能發電成本。益科博公司副總裁張融先生做了“太陽能光熱制冷應用前景”的報告,把太陽能光熱和溴化鋰換熱技術相結合,對向全世界推廣太陽能光熱中央空調的市場前景十分看好。
另外,清華大學的付林教授、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節能事業部的車普保主任和中國成達工程公司許文高工等,分別結合他們的教學科研以及實際工作,用生動案例,把雙良節能設備在工藝系統節能中的應用做全面展示,突出了吸收式技術在熱電冷聯產、紡織、多晶硅等領域的節能效果,市場推廣前景極大。
雙良節能技術的先進性,實用性得到與會者的一致贊許,大量的應用案例、用戶的現身說法,是對雙良節能技術的充分認可,雙良股份在節能減排和低碳經濟中的貢獻和前景有目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