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我市現有貧困村778個,建檔立卡貧困戶19.52萬戶,其中低保和五保貧困戶占54%。這些無勞動能力、無收入來源、無致富項目的“三無”貧困戶成為精準脫貧的難點。為此,我市發揮霧霾天少、光照充足、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優勢,在貧困戶庭院建設戶用光伏發電系統, 在村里的荒山荒坡建設光伏發電站,為貧困村、貧困戶建立長久增收渠道。
針對貧困戶無錢投資的問題,我市推出了多戶聯建、“貧困戶+非貧困戶”、企業承貸承還和“扶貧補貼+貧困戶自籌+扶貧貸款”四種模式。各縣區根據實際情況,因戶施策,確定推廣模式和投融資方式,使“光伏扶貧”真正惠及貧困戶。
為保證貧困戶利益,我市明確規定貧困戶、政府、銀行多方籌資建設的戶用光伏發電系統的產權歸貧困戶所有。同時,按照一戶一卡、一周期一結算的方式,統一為貧困戶辦理銀行結算卡。電力部門按結算周期向貧困戶全額支付上網電費,確保收益及時足額發到貧困戶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