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傳統化石能源儲量存在“多煤、少氣、貧油”的困境,造成了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消費量偏高的現狀。2017年1月5日,國務院印發《“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明確了“十三五”節能減排工作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對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工作方案》指出,要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動力,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驅動、社會參與,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十三五”規劃提出,今后五年,單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用水量分別下降15%、18%、23%,這是一個更具挑戰性的目標。要全面完成“十三五”規劃的節能減排目標,我國需要在“十二五”工作與成績的基礎上繼續深入推進。
從節能減排目標的執行情況看,2016年,全國單位GDP能耗下降5%,大大超過年度預期目標值,更為重要的是,在能源消費中清潔能源消費的比重還提高了1.7個百分點。這一良好開局,為“十三五”期間的節能減排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進入“十三五”時期,大多數企業相比“十二五”時期,更加重視節能減排工作,更多企業不斷完善前期設立的節能減排工作機構與相應的規章制度,普遍重視更加有效地運用技術、管理與政策的綜合手段,以市場為導向開展節能減排,節能減排的專項投入普遍高于“十二五”時期的水平。從企業層面看,我國企業在進入“十三五”時期以后,繼續把節能減排作為向低能效浪費與環境污染宣戰的目標任務,采取管理、技術“雙輪驅動”,以重點項目為依托等一系列措施,節能減排在完成前兩個五年規劃目標的基礎上又取得新的進展,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報告》顯示,“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已經提前1年完成節能目標的121.13%,2016年,全國單位GDP能耗與用水量分別比2012年累計降低17.9%和25.3%,節約和少用能源6.8億噸標準煤。《報告》認為,經濟結構變化帶來了明顯的節能成效,按照三次產業和各產業內部結構變化初步核算,2016年比2012年形成間接(結構)節能1.7億噸標準煤,占全部節能的20%以上。
日前,中國電力新聞網以及中電傳媒微博、微信、論壇通過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微話題活動,開展“企業如何全面高效完成‘十三五’規劃的節能減排目標”話題征集,廣泛征集網友意見建議,調查結果如圖所示。

在調查中發現,占受訪者比例最高的建議為更加有效運用新技術、新手段,占總人數的36%。其次,34%的受訪者認為,力爭在本行業節能減排的關鍵技術上繼續有所突破是企業全面高效完成‘十三五’規劃的節能減排目標的重要因素。30%的的受訪者認為不斷提升管理水平是企業達到節能減排目標的關鍵。
通過調查發現,黨的十八大以來,節能降耗投入、落后產能淘汰、節能新技術推廣等舉措取得了顯著成效。例如,在年耗能1萬噸標準煤及以上的重點能耗工業企業中,噸鋼綜合能耗下降4.5%,燒堿生產綜合能耗下降11.2%,其他重點能耗工業企業能耗也均有所下降。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表示,能源結構優化是節能減排的中心工作,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內容:一方面,要限制使用、淘汰和改造排放較多的傳統化石能源;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綠色低碳新能源。兩個方面同時入手,以達到優化能源結構的效果。
國家發改委宏觀院能源所原所長周大地建議環保部門出臺相關文件時指定先導性的標準,認為在一個階段內標準一步到位并留出整改時間的做法對企業來說更符合生產經營規律。
國網遼寧葫蘆島供電公司陳超認為,推進節能減排工作關鍵在于建立和完善節能減排市場化機制。首先要建立標準制度。研究確定高耗能產品和終端用能產品的能效先進水平,制定能效標準,明確實施時限,將能效標準與新上項目能評審查、節能產品推廣應用相結合,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加快標準的更新換代,促進能效水平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