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圩在2018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做出上述表態。中國通過提供新能源汽車補貼扶持新能源汽車發展,2015年起中國成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但過度依賴補貼也出現了政策套利、部分車企騙取國家補貼的情況。2016年底,中國政府對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進行調整,原定的補貼退坡計劃也做出修訂,按照2016年的調整政策,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分別于2019年和2020年退坡20%,至2020年完全取消。
一年過后,政策風向又有變化。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志新1月17日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將于2018年提前退坡,方案已經上報等待批復。為防止補貼政策變動帶來市場震蕩,調整方案計劃留出4個月過渡期。(詳見財新網報道“新能源汽車補貼2018年將提前退坡 但會留出過渡期”)
苗圩此次表態印證上述說法,他還稱,在貨幣化支持政策逐步退出的情況下,中國政府需要提前研究布局后續接替政策。苗圩提到,今后要加強補貼資金的監管,完善新能源汽車監管信息平臺,引導地方財政補貼逐步從“鼓勵購買”向支持充電設施建設、補貼充電服務費用等使用環節轉變。
苗圩表示,2020年后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全面退坡,為了接續這個政策,工信部等五部委于2017年9月出臺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下稱雙積分政策),試圖用該辦法來建立市場化補貼機制。
雙積分政策引入平均油耗和新能源兩種積分,并對新能源積分做出固定比例要求,2019年和2020年達標比例分別是10%和12%。這等同于對汽車企業提出新能源汽車產量的硬性約束。
苗圩透露,今后工信部將加快建立市場化積分交易平臺,提供多種交易方式功能激活積分交易市場。同時,工信部將提前研究發布2020年后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的要求,加快建立商用車新能源積分管理制度。
苗圩稱,雙積分政策發布后,部分企業在有較大的達標壓力。他以2016年為例,123家汽車整車企業當中,有42家沒有達到平均油耗標準要求。他認為,部分產銷規模較大的企業距離2019年和2020年積分比例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苗圩建議,汽車企業根據積分辦法中平均油耗標準和新能源積分比例要求,盡早進行產品研發和生產布局。“反應慢了,不僅會有經濟上的損失,還會造成發展的被動。”他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