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3至24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與日本經濟產業省、日中經濟協會共同舉辦的第十一屆中日節能環保綜合論壇在東京舉行。來自中日兩國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企業家等800多人參加了主論壇。
活動期間,中日雙方圍繞節能管理、智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發展、資源循環利用、潔凈煤技術與煤炭火力發電、中日在節能環保領域共同開拓第三方市場、中日長期貿易等6個議題開展研討。在中日嘉賓的見證下,論壇舉行了中日合作示范項目文本交換儀式,共簽署了23項合作項目,涉及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垃圾處理、發電等多個領域。
搭建中日經濟技術合作重要平臺
當前,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蘇,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加,中日雙方開展節能環保領域的政策研討、技術交流和項目推介,對于推動兩國綠色發展、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日節能環保綜合論壇已經成為兩國企業、研究機構、地方政府在節能環保領域合作的重要平臺,得到了兩國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
此次論壇上,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勇、日本環境大臣中川雅治、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高燕、日中經濟協會會長宗岡正二、中國駐日本大使館臨時代辦劉少賓等嘉賓分別發表了講話。
世耕弘成在致辭中表示,該論壇已經舉辦十一屆,共計簽署336項合作項目,已經成為日中兩國在節能環保領域的重要合作平臺。日中合作將范圍擴大到第三方市場,是兩國今后發展的重要方向。日中兩國作為拉動亞洲乃至世界經濟的主要國家,在第三方具體推進商務合作是很重要的,而節能環保是最有希望的合作領域。世耕弘成指出,在全球市場上,日中兩國最容易建立雙贏關系的就是節能環保領域。節能可以提高生產效率,提高日中兩國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環保可以提高民眾生活質量,有利于社會發展。
張勇在致辭中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節能環保工作,把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確立為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2005年以來,堅持把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能耗強度降低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約束性指標,強力推動節能減排,取得顯著成效。中日兩國近年來在節能環保領域都擁有很多先進的理念、技術、產品,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日節能環保綜合論壇已經成為兩國節能環保領域中最活躍、最具代表性、最有影響力的合作交流平臺,有力地推動了兩國節能環保領域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中日節能環保代表企業富士電機表示,如何借助“新能源”實現社會環境減負,構建環保和節能雙贏的和諧社會,不僅是中國和日本面臨的課題,也是全世界應高度重視的綠色發展事業。公司也將一如既往地通過持續的技術革新為中日兩國乃至全球的節能環保事業源源不斷貢獻“綠色能量”。據悉,這是富士電機(中國)自2015年以來連續三年參加中日環保綜合論壇。
論壇上,富士電機(中國)董事副總經理高橋基樹先生作為公司代表,與中鋁山東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祝永華廠長及古河產機系統株式會社梅田康幸副社長一起,在論壇整體會議期間出席日中示范項目換文儀式,公布了三方在本年度新近簽訂的工業靜電除塵器領域的合作框架協議。
在氧化鋁焙燒爐的煙氣處理上,雙方合作進行了驗證試驗,相比常規的靜電式除塵器,金屬濾網式除塵器具有明顯更高的除塵效率,處理出口濃度可以達到10mg/Nm3以下;相比布袋除塵器,金屬濾網式除塵器又延續了靜電除塵器耐高溫達400℃以上的優點。因而,金屬濾網式除塵器能夠完美貼合氧化鋁焙燒爐煙氣除塵工藝中的高除塵效率、耐高溫的嚴苛要求。雙方在驗證試驗成功的基礎上,在山東鋁業導入2臺金屬濾網式除塵器后,就今后形成進一步的合作關系達成一致。這為中國的環境改善作出貢獻。
在經歷了人口激增和工業化急速發展后,如今全世界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能源問題和環境問題。富士電機表示,大力發展綠色能源是對現代新能源企業的挑戰,也是公眾企業不可逃避的責任。節能減排、綠色低碳、循環經濟、新能源技術不僅可以優化能源結構,緩解環境壓力,還能有效推動地方投資、促進經濟水平及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構建低能耗、少污染的的現代化生產體系。
自1923年成立以來,富士電機通過持續的技術革新為中日兩國源源不斷地貢獻“綠色能量”。其與中國深厚的淵源可追溯至1965年,在四川省射洪縣引進了中國首例閥門水輪發電機。
富士電機(中國)作為富士電機集團成員之一,以強化功能為目的,于2010年10月成立。依托創業以來積累的技術和經驗,富士電機(中國)不斷追求電力、熱能技術革新,通過高效利用能源的高附加值環保型產品及周到的服務,為中國社會的發展貢獻自身力量。公司除了營業部門,還擁有技術及客服部,并在上海總公司以外,于北京、深圳、成都設有地方子公司(分公司)以及在全國各地擁有多家辦事處。
富士電機方面表示,公司將會繼續以生態優先,堅持綠色發展,大力支持兩國環保產業的發展壯大,譜寫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