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4天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10月18日在京閉幕,全會審議通過了“十二五”規劃。據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與科技裝備司副司長黃鸝18日透露,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單位GDP能耗將下降17.3%,“十三五”期間將下降16.6%。
新華網授權發布了會議公報。公報提出:要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黃鸝表示,十二五期間單位GDP能耗將下降17.3%,十三五期間將下降16.6%。此前,“十一五”規劃提出的目標是單位GDP能耗降低20%。
對于能耗下降目標的遞減,國家發改委能源中心研究員姜克雋對網易財經表示,為達到十一五期間節能減排的目標,對落后產能的淘汰力度很大。十二五期間可淘汰的落后產能減少,減排相對來說會更困難一些,因此目標可能有所遞減。
事實上,在距離“十一五”規劃收宮僅有兩個月之際,《中國經濟周刊》10月18日報道指出,多個省市仍未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 據其統計,超額完成節能目標進度的省份有:北京、天津、吉林,北京成最快完成節能指標的省份;完成節能目標進度未過半的省份有:新疆、青海,新疆為最后一名;大部分省份仍在未完成中。
前4年全國單位GDP能耗累計只降低了15.61%,今年上半年全國單位GDP能耗同比不降反升0.09%。
按照中央規定,到“十一五”末,要對節能減排目標完成情況算總賬,實行嚴格的問責制,對未完成任務的地區、企業集團和行政不作為的部門,都要追究主要領導責任,根據情節給予相應處分。
尚未完成節能減排任務的地方官員心急如焚,簡單甚至粗暴的強制性限電措施呈急速蔓延之勢。最極端的案例是:河北省安平縣實施的無差別限電,不僅居民家停電停水,醫院和紅綠燈也遭停電。另一個被列入“一級預警”的省份廣西進入9月份也不定期停限居民用電,有些地方甚至每天停10多個小時以上,當地老百姓苦不堪言。
“有一個省鐵定完不成任務。其他省區,咬咬牙應該都能完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學者向《中國經濟周刊》透露。也有專家擔心,在問責制壓力下,最后可能會引發數字造假。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黃鸝表示,根據規劃,2020年要實現單位GDP能耗比2010年降低31%,以核能、水能為主的非化石能源達到7.8億標準煤。達到以上目標的重點在于:第一,發展核能和水能;第二,電力行業的清潔化和優質化。
她透露,“十二五”期間要降低煤的使用,讓煤炭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從70%,下降到62%左右。
湘財證券電力行業分析師吳江對網易財經表示,減少碳排放,火電行業肯定是最先治理的對象之一,因此火電發電比例要降低。國家發改委對于30萬千瓦以下的火電機組項目已經基本不再考慮,高效的火電模式成為十二五的發展重點。
黃鸝強調,重點是調整電力結構,“十二五”期間我國會加快開工水電和核電工程建設,2020年水力發電要達到 3.8億千瓦,核電達0.8億千瓦,風電、太陽能、非物質發電等達2億千瓦。
網易財經消息稱,黃鸝最后表示,我國清潔能源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問題。第一,天然氣消費比重過低,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第二,核電站電力裝機1%,低于世界平均水平9%,2020年要爭取要達到8%;第三,2009年清潔能源比重僅為8%,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