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膠州灣濕地20年減少160平方公里,專家稱海平面上升10厘米不等于淹沒10厘米那么簡單。
我省海平面“長高”75毫米
高于全國平均值,預(yù)計到2050年將比常年升高145~210毫米
近日,國家海洋局發(fā)布了《2011年中國海平面公報》?!豆珗蟆凤@示,2011年,中國沿海海平面比常年(1975-1993年的平均海平面)偏高69毫米,我省沿海比常年偏高75毫米,預(yù)計2050年,我省沿海海平面將比常年升高145~210毫米。
《公報》指出,中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1980年至2011年,中國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為2.7毫米/年,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而且,中國沿海海平面變化具有明顯的區(qū)域特征,1980年至2011年,中國沿海海平面總體上升了約85毫米。其中,渤海西南部、黃海南部和海南島東部沿海上升較快,均超過100毫米;遼東灣西部、東海南部和北部灣沿海上升較緩,低于80毫米。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明顯,近三年海平面處于歷史高位。2011年,中國沿海海平面比常年偏高69毫米。
2011年,中國沿海海平面均高于常年。其中,海南和廣東沿海海平面明顯偏高,分別比常年高100毫米和93毫米;天津、山東和江蘇次之,分別高88毫米、75毫米和70毫米;其他沿海地區(qū)介于35~67毫米之間。
2011年,山東北部沿海1月份和3月份海平面接近常年同期,其它各月海平面均高于常年同期。與2010年同期海平面相比,6月份、8月份和11月份海平面分別偏高80毫米、53毫米和56毫米。
2011年,山東南部沿海1月份和3月份海平面偏低,分別較常年同期偏低7毫米和58毫米,比2010年同期偏低47毫米和123毫米。2011年2月份、5~12月海平面均高于常年同期,其中11月份海平面較常年同期偏高179毫米。
根據(jù)沿海海平面變化預(yù)測結(jié)果,山東、江蘇、上海、廣東和海南沿海海平面的上升預(yù)測值最高。預(yù)計2050年,山東沿海海平面將比常年升高145~210毫米。
膠州灣濕地20年減少160平方公里 專家稱海平面上升10厘米不等于淹沒10厘米那么簡單
海平面上升的影響有好有壞。國家海洋信息中心海平面中心主任劉克修說,最直觀的好處是,原來能通行5萬噸貨輪的港口可能因為水深了,可以通行10萬噸的貨輪。但同時,一個剛剛露出海面的小島,可能因為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沒。“但海平面上升10厘米不等于淹沒10厘米那么簡單。”
劉克修說,馬爾代夫等島國面臨因海平面上升而消失的危險,這并不意味著其他海拔高的國家就不會受到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影響。“海平面上升,意味著浪潮大了,高潮影響的范圍遠了,影響的范圍也會加大。”
劉克修說,高海平面抬升了風(fēng)暴增水的基礎(chǔ)水位,高潮位相應(yīng)提高,風(fēng)暴潮致災(zāi)程度加大。海平面持續(xù)上升還加重了海水入侵與土壤鹽漬化災(zāi)害,造成咸潮入侵、海岸侵蝕。對于人工岸段,海平面上升會淘蝕堤防岸基,影響堤防安全。
以山東為例,在海平面上升等因素的作用下,山東沿岸的海岸侵蝕、海水入侵與土壤鹽漬化災(zāi)害較重。東營岸段普遍存在海岸侵蝕;蓬萊的部分岸段侵蝕速率達2.8米/年;青島膠州灣因海岸侵蝕造成生態(tài)濕地減少,20年減少了160平方千米。2011年,濱州重度海水入侵距離達29千米,土壤鹽漬化程度加劇;濰坊壽光市的最大入侵距離超過32千米,寒亭區(qū)的重度入侵距離近29千米。東營河口區(qū)岸段建有穩(wěn)固的防潮堤,有效防止了海岸后退,但堤外地面高程不斷降低,14年內(nèi)地面高程下降3米,增加了潰堤垮壩的危險。
預(yù)計2050年,山東沿海海平面將比常年升高145~210毫米。受影響的鄉(xiāng)鎮(zhèn)級居民點有23個,占全省的1.2%;受影響的鐵路長度約為43千米,占全省的1.1%;受影響的公路長度約為832千米,占全省的0.4%;受影響的內(nèi)陸水域總面積和河流總長度分別為202平方千米和585千米。